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试点形式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这意味着,以后除了银行、券商、信托、基金机构购买理财产品外,又有了一个投资新渠道——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至此,2013年三项保险投资新政已全部对外发布。
门槛高于券商资管产品
所谓保险资管产品,是由保险资管公司作为管理人,向投资人发售标准化产品份额,募集资金,产品限于境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等,分为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和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
《通知》规定,产品仅限于向境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人发行,包括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和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同时,《通知》也设立了相应的投资门槛,即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投资人总数不得超过200人,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目前来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和基金“专户”的门槛基本相同,但高于券商资管产品。
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保监会的相关举措,相当于完全打开之前的壁垒。保险资管今后不仅可以打理保险资产,而且可以打理第三方资产,投资渠道也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在同一平台上。同时,此次保险创新资管产品再开闸,也为保险资管发行公募基金产品做了铺垫。换句话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今后可以在财富管理市场上同台竞技。他同时中长期看好保险资管,表示保险资管很可能成为险企盈利新增长点。
华宝证券分析师胡立刚认为,新政出台意味着第三方保险资产管理业务范畴从传统走向创新,即由原来被动式受托管理转向主动资产管理,包括开展公募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其中,‘先行先试’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无疑是保险机构推出的主动管理型资产管理产品,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挥主动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突破,也是其迈入大资管平台的重要里程碑。”
三公司5只产品发售完毕
商报记者了解到,试点期间,保险资管产品投资范围主要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及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等,不过高风险的期货以及衍生品等并不在内。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于试点也是跃跃欲试。据保监会通告,目前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3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股票型、债券型、基金型产品,已按《通知》要求获得保监会备案。
同时,有相关人士透露,除三大公司获准试点外,其他十几家资管公司只要符合保监会规定都可以申请并获得批准后试点开展这一业务。而就此前3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股票、债券、基金型产品都是定向发售且基本已经发售完毕。
据悉,根据保监会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产品,实行初次申报核准,后续产品事后报告,其中初次发行产品须上报发行申请、具备开展产品业务能力的情况说明、产品合同、集合产品的募集说明书、托管协议等内容。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产品募集期间,可以自行或委托相应的销售机构推介产品,但不得通过互联网站、电视、广播、报刊等公共媒体公开推介。
据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反映出了保监会此次试点的思路:先试点,之后再根据试点情况制定办法,加速试点效率。